【特仕車隊-特仕行銷】2016年度TMRRC 大鵬灣第一站賽後報導
2016年度TMRRC 大鵬灣第一站賽後報導
在現今的桃園極限、溪湖K1、台南安定等小型賽道興起前,說到競速運動最著名的就是北台灣的龍潭TIS賽車場,但隨著三年前的拆除,許多汽車比賽或機車大型賽事紛紛移至遠在屏東的大鵬灣國際賽車場,雖然規模和專業度都更高一個等級,但也因為昂貴的收費讓許多車手和廠商車隊都更加怯步。

今年特仕車隊的數量仍然驚人!

今年特仕車隊的數量仍然驚人!
國內Moto3 等級的專業賽事
自從2013年TMRRC賽事和大鵬灣(PIC)合作後,到今年也舉辦了3個年頭,是台灣目前兩輪輕檔賽事的最高殿堂,等級為Moto3組,許多車手想參加亞洲夢想杯TMRRC是一個非常適合的跳板,車輛皆以250cc的HPM250為最大宗,但今年的焦點車業以2T的HRC RS125參戰,可以說是一場大混戰,讓比賽更精采可期。
象牌輪胎的全力贊助
有到現場看過比賽的車友一定都對象牌輪胎(METZELER)很熟悉,象牌輪胎從TMRRC開賽以來就全力支持著這個賽事,舉凡高性能的光頭胎或排水性極佳的雨胎都是由象牌輪胎權力的贊助。
HPM 250橫掃Moto3組
由於TMRRC等級為Moto3組,4行程250cc跑大鵬灣賽道最適合不過了,HPM250挾著強大的馬力和廠車化的超輕車重席捲賽事,騎乘著特別調教過的二代HPM250的邱明賢選手秒數甚至只和騎乘NSF250廠車的莊安育相差一秒,乾地成績擠進2秒整,更說明了HPM250不僅在大鵬灣的實力緊追公升級賽車,更已經進步到能和進口比賽車並駕齊驅。

從空中俯拍特仕車隊的大陣仗。

這輛是周子圍選手今年的比賽車,顏色相當漂亮。
賽前選有選手都在檢查車輛,與調整車輛與適應。
這次莊安育選手的懸吊部分是由鯊魚工廠贊助協助。
這次賽前特仕車隊準備了相當數量的雨胎,以備迎接接下來有可能的雨戰!
賽前驗車!
曾鎧賢選手是今年第二次參加TMRRC的比賽。
所有選手在賽前也需要驗裝備。

從空中俯拍特仕車隊的大陣仗。

這輛是周子圍選手今年的比賽車,顏色相當漂亮。
賽前選有選手都在檢查車輛,與調整車輛與適應。
這次莊安育選手的懸吊部分是由鯊魚工廠贊助協助。
這次賽前特仕車隊準備了相當數量的雨胎,以備迎接接下來有可能的雨戰!
賽前驗車!
曾鎧賢選手是今年第二次參加TMRRC的比賽。
所有選手在賽前也需要驗裝備。全新款的HPM V2
今年邱明賢選手也有參加TMRRC,胯下所騎乘的車輛是由HPM工廠開發的HPM V2車款,該車款與前款的車輛最大的不同,在於車架上的差異,新款的V2選用的是經過特殊設計的鋁合金車台,比原本V1的車輛輕上許多,搭配上邱明賢選手精湛的技術,在排位賽時就已經緊追著莊安育選手的NSF,實力相當驚人!
今年邱明賢騎乘的車輛是V2型號,也就是鋁合金車架的HPM款式!跑出來的秒數完全不會輸給莊安育的NSF!
特仕車隊還運了三顆備用引擎以備不時之需。
號稱勁嘉劉德華的丁應杰選手也是每年TMRRC的常客!胯下的HPM也是直接與工廠購買!
黃瑩瑩選手相當努力地將比賽完成!
負責記錄圈速的計時器安裝於前叉內管。
練習賽與正賽時,由於天氣一直相當不穩定,技師們都匆匆將雨胎換上。
這位是山口重機的黃瑩瑩選手,即使拄拐杖也要上陣,令人欽佩的騎士精神!
這次雨站由於雨胎數量不足,因此焦點車業仍然使用光頭胎下場。
在練習賽時,莊安育選手一回PIT立刻用電腦判讀數據,調教車輛設定。這次參與設定的是艾瑞斯電腦的工程師。
66號黃辰鋒已經是TMRRC的熟面孔,今年掛的車隊是音速重機。
多年後復出的周子圍選手氣勢依舊,這次參賽的車輛相當的亮眼。
莊安育在練習時就已經以驚人秒數套圈不少選手。
實力不容小覷的2T組別。
知名女車手Vita也偷偷的跑進來賽車場,塗老大似乎在看什麼有趣的影片?
今年邱明賢騎乘的車輛是V2型號,也就是鋁合金車架的HPM款式!跑出來的秒數完全不會輸給莊安育的NSF!
特仕車隊還運了三顆備用引擎以備不時之需。
號稱勁嘉劉德華的丁應杰選手也是每年TMRRC的常客!胯下的HPM也是直接與工廠購買!
黃瑩瑩選手相當努力地將比賽完成!
負責記錄圈速的計時器安裝於前叉內管。
練習賽與正賽時,由於天氣一直相當不穩定,技師們都匆匆將雨胎換上。
這位是山口重機的黃瑩瑩選手,即使拄拐杖也要上陣,令人欽佩的騎士精神!
這次雨站由於雨胎數量不足,因此焦點車業仍然使用光頭胎下場。
在練習賽時,莊安育選手一回PIT立刻用電腦判讀數據,調教車輛設定。這次參與設定的是艾瑞斯電腦的工程師。
66號黃辰鋒已經是TMRRC的熟面孔,今年掛的車隊是音速重機。
多年後復出的周子圍選手氣勢依舊,這次參賽的車輛相當的亮眼。
莊安育在練習時就已經以驚人秒數套圈不少選手。
實力不容小覷的2T組別。
知名女車手Vita也偷偷的跑進來賽車場,塗老大似乎在看什麼有趣的影片?Moto3組
莊安育選手不負眾望順利開胡
從練習賽到牌位賽和周日的正賽,過程可以說是相當折騰,從練習賽的天晴地乾,到下午排位轉為下雨地濕,18號丁應傑和78號潘凱哲選手紛紛轉倒,所幸損傷不大隔天順利出賽,而正賽當天的天晴也沒有維持太久,越接近11點正賽天空居然下起了暴雨,技師又匆匆換上雨胎應戰,讓戰況更讓人緊張。這次的情雨交錯的天氣狀況,也是考驗特仕車隊的技師技術,除了要持續不斷的交換輪胎以外,還需要一直維持全車隊的車輛優良狀況,可說是兵荒馬亂的技師戰場!
焦點車業選手在6號灣險些Highside!
這次莊安育的乘車,除了參賽以外,最大目的在於測試電腦與懸吊的性能,細心的調教車隊賽車。
莊子圍、丁應傑選手都使用鈦合金輕量化排氣管。
車號9號的花梓源選手,頭一次騎乘HPM下場比賽。
頭一次參加的潘凱哲選手,可惜最後DNF收場!
焦點車業選手在6號灣險些Highside!
這次莊安育的乘車,除了參賽以外,最大目的在於測試電腦與懸吊的性能,細心的調教車隊賽車。
莊子圍、丁應傑選手都使用鈦合金輕量化排氣管。
車號9號的花梓源選手,頭一次騎乘HPM下場比賽。
頭一次參加的潘凱哲選手,可惜最後DNF收場!狀況連連的雨中激戰
雖然至正賽起跑雨勢已經小了許多,但地板依舊相當濕滑、積水,讓許多選手騎乘更加謹慎,在起跑第一圈女車手黃瑩瑩在七號灣內側轉倒而將SRP音速車隊的黃宸鋒給鏟了出去,黃瑩瑩選手因為本身腳上就有傷勢只好退賽,66號黃宸鋒將車牽起奮力急起直追,此時猛將莊安育選手早已接近獨走保持領先,正當比賽將至,爭奪頒獎台第二集團內的郭豐熙選手突然low side滑入草皮,車身腳踏桿受損無法繼續完賽,相當可惜。而莊安育選手在使用雨胎和地板濕滑的情況依舊跑出1:59秒全場唯一2分內的成績,相當厲害。
賽後莊安育在PIT區辦起了簽名會,不過這個陣勢好像要喊個升堂?
連象牌輪胎塗老大都忍不住拿一張帥氣的照片!
象牌輪胎美麗的SG。
賽後莊安育在PIT區辦起了簽名會,不過這個陣勢好像要喊個升堂?
連象牌輪胎塗老大都忍不住拿一張帥氣的照片!
象牌輪胎美麗的SG。Moto3新手組
周子圍復出賽驚為天人
在賽道上出現一台塗裝相當搶眼、騎乘風格也非常激進的賽車,原來是本站復出兩輪賽事的老將周子圍,即使在多年未參賽回歸的情況下,比賽中期依舊貼著Moto3組的新秀黃偉杰跑,也一路拿下Moto3新手組別冠軍。這次新手組另外兩位選手,相信住新竹的朋友以及常關注TSR Mini Bike組的人,都聽過新竹朱式兄弟 - 朱清全、朱清和的名號,這次他們算是第一次騎乘250來參加大鵬灣這種大型場地賽,對於大場地的技巧以及熟悉度還不足的他們,依然靠著扎實的賽車功力,穩健的拿下了Moto3新手組的亞軍和季軍,也跑出了02:12.085以及 02:12.996 最佳成績,與自由練習時的秒數相差非常多,上手神速!
61號的小黑選手本來很有希望站上頒獎台,可惜一個不小心摔車,默默的在一旁守候大家到比賽結束。
朱清全選手以驚人的進步快速的刷成就!
過彎時的性感屁股讓人看了食指大動?
紅色惡魔要出場了!66號的車號在多個6就是撒旦了!
偉杰在比賽中可以說是中段班的領頭羊,一路穩健的模樣,看不出來他在賽前,還匆忙的在換輪胎。
曾鎧賢選手這次拿下新手組第四的成績。
這次小黑沒站上頒獎台相當可惜!
朱清和這次也以堅強的實力在首次參賽就拿下新手組季軍!
吳俊奕選手是個比較低調的選手,對於賽車的熱愛總是不輕易說出口。
90號的吳俊奕選手,這次也拿下了N組的第五名。
這次的雨戰對於各個選手來說,也是個寶貴的經驗,畢竟雨戰是賽車必經的一環。
GG的小哲!
黃偉杰選手同時兼任著車隊技師,比賽時又要趕著出場,還能跑出Moto3組冠軍的成績。
練習賽就轉倒的丁應傑和潘凱哲選手。
專業的車手就是要使用高科技調教車輛!
動鈦俱樂部的劉信和在小編的印象中,一直是頒獎台的常客,也是常常是劉老三。
在第一圈黃瑩瑩和黃辰鋒選手就發生擦撞。
如此華麗的摔倒也是實屬少見!18號的丁選手好像在看戲一般。
7號灣的廝殺相當過癮。
老將邱明賢正在傳授大鵬灣的技巧。
特仕車隊拿下兩冠一亞的佳績。
感謝TVBS電視台報導國內職業賽車比賽,推廣台灣競速運動。
61號的小黑選手本來很有希望站上頒獎台,可惜一個不小心摔車,默默的在一旁守候大家到比賽結束。
朱清全選手以驚人的進步快速的刷成就!
過彎時的性感屁股讓人看了食指大動?
紅色惡魔要出場了!66號的車號在多個6就是撒旦了!
偉杰在比賽中可以說是中段班的領頭羊,一路穩健的模樣,看不出來他在賽前,還匆忙的在換輪胎。
曾鎧賢選手這次拿下新手組第四的成績。
這次小黑沒站上頒獎台相當可惜!
朱清和這次也以堅強的實力在首次參賽就拿下新手組季軍!
吳俊奕選手是個比較低調的選手,對於賽車的熱愛總是不輕易說出口。
90號的吳俊奕選手,這次也拿下了N組的第五名。
這次的雨戰對於各個選手來說,也是個寶貴的經驗,畢竟雨戰是賽車必經的一環。
GG的小哲!
黃偉杰選手同時兼任著車隊技師,比賽時又要趕著出場,還能跑出Moto3組冠軍的成績。
練習賽就轉倒的丁應傑和潘凱哲選手。
專業的車手就是要使用高科技調教車輛!
動鈦俱樂部的劉信和在小編的印象中,一直是頒獎台的常客,也是常常是劉老三。
在第一圈黃瑩瑩和黃辰鋒選手就發生擦撞。
如此華麗的摔倒也是實屬少見!18號的丁選手好像在看戲一般。
7號灣的廝殺相當過癮。
老將邱明賢正在傳授大鵬灣的技巧。
特仕車隊拿下兩冠一亞的佳績。
感謝TVBS電視台報導國內職業賽車比賽,推廣台灣競速運動。





